大乐的拳头产品-茯苓,他自己给的介绍都很少,我从他那扣出来点东西,跟大家分享下哈,欢迎大乐进来补充完善。
茯苓种植技术是1978年突破的,现在也几乎买不到野生的了。
汪大乐茯苓从种植开始控制的,农残,重金属,二氧化硫残留都是未检出。后面我茯苓这个品就3个规格,茯苓片,茯苓卷和茯苓粉。都用全发汗不蒸的方法加工。
茯苓发汗不需要趁热捂,堆放起来,盖点东西。它会自动发热。发热后5-7天长出白色绒毛状物质,清理干净之后,再堆置发汗,如此2-3次,直到不长出白毛毛,内部水分丢失掉一部分,茯苓也变得粘牙,就是全发汗;半发汗就是发一次,就切。现在市面流行的做法是不发汗,直接蒸熟了切。为什么现在市面上的茯苓都是不发汗直接蒸熟了切呢?因为对于大规模的加工来说,一次蒸10吨是可以做到的,但发汗都得是一小堆一小堆的,不方便规模化。发汗往复杂了说应该是利用茯苓的淀粉类物质为培养基,堆捂形成高湿缺氧环境促使厌氧性微生物快速繁殖,微生物繁殖产生高温,进而去除杂菌形成优势菌种,同时微生物产生的胞内胞外酶促使茯苓内对应的蛋白物质氧化缩合,同时多糖分解为单糖。
茯苓卷是生切的,发汗后冷冻,再切。粘牙感强是因为在发汗过程中内部成分转化得比较好,又因为薄更容易泡出成分,适合大学生上班族直接丢进杯子泡水。如果煮粥后只喝粥,茯苓不吃进去,建议买卷。卷是全发汗不蒸的,成分更容易析出。如果资金实力允许,建议茯苓卷。
茯苓片是半发汗,蒸熟了切的——因为之前一直没找到不蒸切片的好的方法,适合煲汤煮粥。如果你煮粥喝药全部吃进肚子里,建议买片,性价比高。茯苓片是因为当时技术摸索的不成熟,才没全发汗。但是如果吃进肚子里,片虽然没很好的在汤里析出成分,你的胃还能继续消化。
茯苓丁是市面上常见的茯苓形式,基本都是不发汗直接蒸熟了切丁的,方便规模化生产,不过效果就呵呵了。其实发汗发的好,即使切成了丁丁,煮的时候也会分裂成小块,就是说,虽然丁不如卷和片,但是如果是发汗的丁,也比市面上的直接蒸熟切丁的效果好的多的多。